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对全球防务市场的影响是深远的,随着各种新型武器装备的亮相和服役,让很多国家认识到与中国科技水平之间的差距。
虽然也有像欧洲某国前防长那样,充满醋意地说中国的武器装备未达到欧洲标准,但实际上各国都加快了原本慢慢吞吞的防务计划,这其中最积极的还要数美国。
近日,美国海军在继续推进波音MQ-25“黄貂鱼”舰载无人加油机项目同时,与安杜里尔公司、波音公司、通用原子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签订采购新型舰载协同无人战斗机(CCA)的合同,而不像过去一样对无人战斗机持观望态度。显然,美国海军的决定是被中国展示的2款无人僚机和2款无人战斗机所震撼,迅速调整策略。
图片:中国新一代无人战机。
根据《战区》(TWZ)网站获得的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NAVAIR)无人机与打击武器项目执行办公室(PEO U&W)的一份简报幻灯片,上述公司已经正与美国海军签订了CCA无人机的“概念性”设计合同。该幻灯片于今年8月20日获准全面公开发布。
展开剩余82%从幻灯片上的信息显示,CCA无人机将具备如下特点:
1.无人驾驶、模块化、可互操作、可互换、多功能平台;
2.持久、致命、敏捷的力量倍增器;
3.航母作战能力;
4.成本效益和任务有效性;
5.最大化运营灵活性;
6.解决当前和新出现的技术差距;
7.适应高风险状况;
8.降低有人空中平台的作战风险;
9.支持第四代和第五代战斗机并能够与第六代战斗机协同作战。
图片:美国空军要求安杜里尔公司设计研制的YFQ-44A无人机。
美国海军曾经认真考虑过舰载无人机的问题,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早在十余年前,美国海军就研制了X-47B飞翼式隐身无人攻击机,机长11.63米、翼展18.02米、折叠机翼后 9.41米、空重6.35吨、最大起飞重量20吨、作战半径为1500公里、拥有两个弹舱可挂载2000磅的JDAM。
2012年11月26日至2015年5月22日,X-47B无人机陆续在航母上完成了弹射起飞、触舰复飞,拦阻降落,自主起降、空中加油等任务,但美国海军最终决定放弃X-47B项目,转入技术储备。
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X-47B是一种传统察打一体无人机,虽然拥有隐身设计,但主要作战方式仍然是对地面或海上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而不具备空战能力。但这并不能怪X-47B,因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无人机主要作用还是对地/对海攻击,其自主控制能力还不足以应对转瞬即逝的空中作战场景。
图片:美国海军下马的X-47B隐身舰载无人机。
在技术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美国海军将气力主要花在了难度相对较低的MQ-25“黄貂鱼”加油无人机这类保障性无人机上。
中国在X-47B的印象下,也启动了一堆飞翼布局的攻击无人机项目,其最显著的成效就是攻击-11型无人机,在两次阅兵式上都出现过,更传出即将上舰使用的说法,将装备国产航母和两栖攻击舰。
与此同时,中国并没有停止对空战用无人机的研制,而美国空军“忠诚僚机”的概念在中国受到了重视,多种样式的中国版“忠诚僚机”项目在珠海航展上亮相,那时候国际传媒们就判断中国自用型的“忠诚僚机”将更加先进。当歼-20S双座隐身战斗机横空出世的时候,外界就已经纷纷猜测中国已经研制成功了与歼-20S战斗机协同作战的空战用无人机。这次一口气展示了2款对地打击用的“忠诚僚机”和2款对空作战用的“忠诚僚机”,进一步丰富了我军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样式,极具冲击力和震慑力。
图片:中国展出2款造型不同的空战用“忠诚僚机”。
美国空军和海军见了确实急了眼,开始加快自身空战用无人机项目的进度。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与美国海军签约的安杜里尔和通用原子公司已经在为美国空军的CCA项目第一阶段(即增量1)开发无人机的原型设计。
就在上周,通用原子公司的YFQ-42A宣布已开始试飞。安杜里尔公司此前也曾表示,其YFQ-44A也将很快升空。
图片:通用原子公司的YFQ-42A无人机。
中国阅兵式上展示的装备均为现役装备。
从中国无人战斗机的完整状态看,其成熟度远远高于还处于原型机状态的YFQ-42A和YFQ-44A无人机,而且尺寸也要大得多,这代表着中国的无人战斗机已经具备实战能力,而美国的这两款原型机还只是测试产品。同时,从这两款美国无人机的气动布局看,仍然以对地攻击为主,进气道设置、机翼造型等都不大适合机动灵活的空中作战。综上所述,想要进行实战能力,还有很大一段路要走。
图片:YFQ-42A(左)和MQ-9C(中)、MQ-45(右)无人机在一起,可见YFQ-42A无人机的尺寸非常小。
有了无人战斗机,还需要有能够操作其的有人战斗机。中国采用的是在歼-20战斗机基础上研制歼-20S双座无人机,后座武器系统军官可以操控与其协同作战的无人机,而歼-20S和无人机都采用高度隐身化设计,因此能够形成1+1、1+2、1+N大于1的局面。
美国海军航母甲板上的F-35C隐身战斗机采用单座布局,战斗机飞行员在操作自己飞机的同时还要操控无人机作战,显然压力很大,效果很差。而双座的F/A-18F战斗机虽然可以在后座加装无人机操控系统,由武器系统军官操作,但该机是第四代的非隐身战斗机,与第五代战斗机性能差距明显,而且非隐身战机的加入更增添了作战行动被侦测到的风险,甚至操控无人机的F/A-18F被对手的远程空空导弹击落的局面。
所以,未来空战也好,战争也好,依靠的都是体系作战,没有硬件保障就难以组建起能够有效应对威胁的作战体系,这些美国无人机的作战实力难以全面发挥。
图片:未来海战场或许就要由无人机来唱主角了!
发布于:上海市金股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